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科协动态

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5/11/11 15:34:12来源:学会部 市化学化工学会作者:王军、冯长君 字体:

117日至9日,由徐州市委人才办、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徐州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5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会在徐州工程学院成功举办。IUPAC绿色化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谭文轶,徐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宋恒等20余位领导和院士专家,以及卓邦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晶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在徐高校师生共计200人参加大会。

 

 2025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创新对接会成功召开229.png

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宋恒主持。他强调本次活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2025徐州淮海人才发展大会总体要求,发挥化学化工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的人才、技术优势,赋能支持该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动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一次具体实践。

谭文轶副校长首先代表组委会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及高校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同时强调,徐州坚持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引领,在绿色低碳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光伏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氢能制运储用体系加速完善,329家规模以上企业集群发展,8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提供创新支撑,老工业基地正谱写能源转型新篇章。作为扎根徐州的应用型高校,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服务区域发展,一是构建链群对接学科生态,建成覆盖新能源材料、储能科学等专业群,依托10余个省部级平台突破关键技术20余项,其中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低温固态储氢技术已获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二是打造“产学研用”协同样板,通过“四融四新”模式,培养800余名应用型工程师,与龙头企业开展12项技术转化,为企业新增产值超3亿元;三是搭建双向赋能服务平台,建立双库对接机制,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研发的AI智能照明系统实现能耗降低40%,相关成果为地方增收节支超亿元。本次活动主题聚焦前沿绿色低碳能源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与徐州市“343”产业集群建设非常契合。通过这次在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的领军学者与参会企业的深入交流,必将有力推动我市“343”产业集群发展,为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

开幕式上同时发布了100绿色低碳能源领域最新成果和53家企业的技术与人才需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研究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韩院士指出绿色碳科学的关键是研究和优化碳资源加工、能源利用、碳固定、碳循环整个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的转化规律和相关工业过程,实现碳资源高效利用和CO2排放最小化,为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前瞻视角。谭文轶教授主持了韩院士的主旨报告。

 2025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创新对接会成功召开1115.png

韩布兴院士作主旨学术报告

专题报告会上,何有节秘书长、赵创奇研究员、赵娜娜教授、曹景沛院长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共同分享了绿色低碳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从生物质基燃料到仿生材料,一场场头脑风暴为企业破解技术瓶颈打开了新思路。

在成果展示区,创新创业信息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观看。“光伏增透自清洁纳米材料”、“复杂地下工程岩体改性与加固材料”等2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最新研发成果,开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直通车”,带来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9日,组织专家企业对接活动。邀请中南大学、苏州大学、河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在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知名专家组建团队,赴江苏康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电工研(徐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帮助解决技术难点问题和提供发展思路。